禁卫军创建于1908年,建制为一个镇(师),下辖二个协(旅),员额编制为1.2万。除步兵第三标(团)的官兵是汉人外,禁卫军其余各部官兵都是满族和蒙古族;在装备上,禁卫军装备18门150毫米野战重炮,还编有一个配备24~30挺马克沁式重机枪的机枪营。
综上可知,禁卫军左右袒虽然无法扭转历史大势,但对于清帝逊位前后的首都的是否流血、是否和平安宁,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(1910年,大清皇家禁卫军高级军官访问奥匈帝国)
1912年2月10日,兼任禁卫军总统官的冯国璋亲至西苑禁卫军大营,受命向禁卫军宣读《清帝退位后优待之条件》,同时设法对已有骚动迹象的部队加以安抚。
在冯国璋宣读之后,他提出如果禁卫军官兵有疑问,可以派代表向他提出。
经过一番简短的商量推举,从禁卫军队列里走出几个代表,代表们提了两个问题:
一是皇太后和皇帝的安全,冯国璋是否能够担保?二是禁卫军今后归陆军部编制,会不会被取消?冯国璋能不能对此担负完全责任?
这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代表禁卫军对清皇室未来安全的担心,第二个是代表禁卫军对自身前途命运的关心
(《清帝退位后优待之条件》第八款:原有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,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。),
既包含政治立场也包含个人前途命运,切中肯綮。
(当时的冯国璋被清廷任命为禁卫军总统,掌握了京畿防务大权)
(冯巩饰演的冯国璋)
冯国璋听了代表的问题后,向全体官兵宣布以个人身家性命担保两宫尊号仍存不废及安全,并再次担保禁卫军额数俸饷仍维持不变,同时表示未来无论个人调任何职,必仍以禁卫军自随。
这样一来,禁卫军即表示服从,匕鬯不惊,无血共和,两天后的1912年2月12日,宣统帝正式退位。